習近平總書記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集體談話時強調,黨和國家事業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何為青年?仔細研讀黨史、團史這些“教科書 ”,我仿佛看見在百年前,出現的一批批振臂高呼的青年,他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在七十年前,出現的一批批不畏艱險的青年,他們自力更生、發憤圖強;在四十年前,出現的一批批奮發向上的青年,他們解放思想、銳意進取;新時代,出現的一批批勇于擔當的青年,他們自信自強、踔厲奮發......可以看見,青年在國家危難之際是存亡絕續的決定力量,在百廢待興之際是振興國家的中流砥柱,在民族複興之際也将成為時代最強音。作為一名共青團員,一名基層黨校青年教師,我深刻感悟到了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青年一代成長的期許和鞭策。
一、要修煉胸懷遠大理想的信念之心
偉大的無産階級革命家、政治家、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鄧穎超将一生都奉獻給了革命事業,1919年,年僅15歲的鄧穎超便以極大的熱情投身五四愛國學生運動,一直到八十四歲卸任全國政協主席,生命不息,戰鬥不止;金寨籍女紅軍周起義18歲随軍西進翻越大巴山時,耳朵、手掌、小腿和腳,全都凍傷潰爛了,忍着疼痛邊治療邊行走,憑着堅強意志走出了大巴山,她也成為了為數不多的以三寸金蓮走過萬裡長征的女紅軍之一......她們擁有的堅定信念和遠大理想,是讓她們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作為享受着前人披荊斬棘創造出的幸福生活中的我們,最根本的就是擁有堅定的共産主義理想信念,始終以一名青年應有的責任感、使命感來嚴格要求自己,把加強學習,尤其是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團十九大工作部署等重要内容放在首位,在工作生活上嚴要求,思想政治上高标準。
二、要修煉勇于肩負責任的擔當之心
2023年4月3日,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唯有始終保持銳意進取、敢為人先、迎難而上的奮鬥姿态,積極擔當作為、敢于善于鬥争,才能勝利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的曆史偉業。而我想作為一名青年,不論身處何地,都要始終帶着曆史使命感、職業榮譽感、時代崇高感,擁有“甘于坐冷闆凳”的境界、“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拼勁,塑造出新時代青年應有的核心競争力,在實幹擔當中踐行初心和使命。
三、要修煉精于勤學苦練的進取之心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2019年3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談到,學習理論最有效的辦法是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強讀強記,常學常新,往深裡走、往實裡走、往心裡走,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教師,在知識儲備和職業素養方面離高素質人才标準有所差距,因此要堅持自我加壓,加強學習,深鑽細研理論和業務知識,深入了解中國共産黨的發展曆史、建設曆史及黨的發展進程等,并結合自己所長尋找适合自己的方向。進入黨校以來,我主要從事紅色基因傳承工作,因此會通過閱讀紅色書籍、撰寫紅色文章、進行紅色宣講、開發紅色課程等方面找思路、找方法,提高素養,從而通過豐富的形式讓更多的青年在了解黨史、國史、團史的過程中學習領會新時代青年的使命,立鴻鹄之志,練就過硬本領,錘煉高尚品格。
四、要修煉專于腳踏實地的堅毅之心
習近平總書記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集體談話時強調,廣大團幹部要用實打實的業績赢得黨的信任、赢得社會尊重、赢得青年口碑。想要出實績,光憑動動嘴顯然不行,腳踏實地、甘于奉獻、樂于積澱都是工作的“助推器”,都說基層一線是青年增長見識、錘煉本領的“練兵場”,作為一名基層工作者,更要抓住這片廣闊的舞台中,助力磨煉意志、增長才智,苦練能幹事、幹成事的真本領。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經常深入社會實踐最前沿和田間地頭,從實際出發,一場場基層調研,一篇篇紅色文章、一場場紅色宣講、一節節紅色課程,聽見人民群衆的呼聲,看到青年學生的反饋,了解領導幹部的想法,把講台搬到群衆的身邊,把基層環境作為磨煉自己的機遇,把小事當作大事幹,一步一個腳印往前走,才能真正成為新時代新青年。
1916年,李大钊在《青春》一文中寄語青年“進前而勿顧後,背黑暗而向光明,為世界進文明,為人類造幸福”。202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團中央新一屆領導班子集體談話時寄語青年“青年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中國青年才會有力量,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才能充滿希望”。可見,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黨的未來和希望。時代的号角已經吹響,未來的宏圖已經繪就,而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更要接續奮鬥,奮勇向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