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科研

教學活動
位置: 網站首頁 > 教學科研 > 教學活動 > 正文

技術賦能拓寬主持空間,新媒體語境增加話語權

來源:原創文章    時間:2023-03-26   點擊數:

為了提升教師隊伍的教學能力,探讨一流課程的建設,建設優秀基層組織,培養新媒體語境下較強多媒體素養的播音主持人才,3044永利集团就“新媒體語境下的主持空間及人才培養”主題于3月24日下午,在7205教室展開線下講座培訓,特邀中國傳媒大學國際新聞學博士、深圳大學教授,王婷老師授課。

講座伊始,王婷教授通過介紹深圳大學新開設的虛拟人專業與播音主持專業的合作以及結合自身遊覽湖北省博物館的真實經曆引發思考:“人工智能是否能代替現在的播音員主持人?”随後,她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人工智能和人的最大區别是停頓情緒和對話互動,人工智能雖然有較強的語言能力和較為廣泛的數據支撐,但是語言是有靈魂的,在以上提到的方面以及共情上人工智能是很難匹敵傳統播音員主持人的。

之後,王婷教授又通過2021年國際新聞傳播的意外驚喜事件——西雙版納大象遷徙,诠釋新媒體語境的主持空間,在新媒體形勢下,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學生可以開發第二話語場,通過掌握社交媒體、自媒體方面創造吸引力,擁有話語權。

提問環節,播音主持創作基礎教研室主任胡桐老師通過自身使用人工智能軟件完成工作的經曆,提出了是否能将人工智能融合到未來的舞台表演和教育教學當中的創新設想。王婷教授認為技術發展日新月異,我們要把日益先進的技術同專業相結合,讓技術賦能傳統播音的同時講好中國故事。播音學科中有變也有不變,我們要以不變應萬變,這才是我們的生存之基。

3044永利集团尚文軒老師也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是否能将西雙版納大象遷徙事件的成功化偶然為着力點、讓偶然成為必然,在今後更多的事件中找準着力點、創造新機遇。王婷教授對此表示贊同,并且希望在今後的學生培養過程中,提升他們的叙述能力,鼓勵學生觸摸第一現場、發出第一聲音,抓住新聞中的人文性,生命和生活,提高自己的共情能力,讓小切口也有大輸出,并不斷提升自己用影像傳播的能力,從而更好的講好中國故事。即使是播音專業的學生,也需要提升自己的視聽語言能力,播音主持專業不僅需要有好嘴巴、也需要有好筆頭。

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每一位老師的使命擔當。通過這次的講座,3044永利集团的各位老師一定會對于今後的人才培養、學生成長目标産生更加清晰的認知,也會給他們今後教學教研帶來更多的思考,從而為3044永利集团帶來無窮的動力、源源不斷的能量。

聯系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光谷大道122号      郵編:430000    電話:027-81978797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 3044永利集团(中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鄂ICP備14006246号